午后,HJT电池概念涨幅居前,金刚玻璃、帝科股份和苏州固锝等五只个股涨幅达10%以上。
“双碳”政策及能源安全政策推动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快速发展,其中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对光伏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升,HJT(硅异质结光伏电池)产业化进程正显著加速。根据公开资料,2022年以来,若干上市公司均公告GW级HJT项目,潜在招标订单合计18.6GW。业内预计,2022年行业HJT招标有望达20GW-30GW,“产业化速度远超行业预期”。
最新消息显示,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M6全尺寸电池(274.4c㎡)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此前在2021年10月,某A股上市公司曾一周两破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最高转换效率为26.3%。
相关光伏行业分析师称,HJT降本路线清晰,2022年底可望降到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水平,2023年上半年产量会进一步提升。最终HJT市占率何时能超过PERC,主要就取决于降本速度。从光伏电池整体格局来看,近三年还是PERC当道,N型电池目前也是TOPCon占主流,保守估计2025年HJT才会超过TOPCon。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降本是HJT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Solarzoom数据显示,HJT电池生产成本0.9元/W,较PERC高出0.2元/W。事实上,HJT仍具备较大降本空间。一方面,HJT支持硅片薄片化技术,可以大幅降低电池片硅成本;另一方面,HJT制备温度低也可以在能源方面实现节约降本。
展望后续成本下降路径,在浆料耗量方面,随着SMBB的进一步成熟与钢板印刷的应用,预计年内HJT电池银浆耗量有望下降至120-130mg/片;在银耗量方面,银铜混合浆料预计年内逐步开始批量应用,预计有望将银耗降至100mg/片以下;此外随着浆料国产化的推进,低温浆料与高温浆料之间的价格差亦有望缩进。整体而言,HJT电池非硅成本有望在2022年底降低至约0.3元/W,后续有望进一步降低至0.25元/W。
在硅成本方面,由于基底N型硅片具备更高的减薄潜力,且HJT的电池结构对薄硅片的兼容能力较强,硅片薄片化有望为HJT电池提供进一步的降本空间。目前华晟新能源等部分国产HJT电池片厂商已开始将120-140μm厚度的硅片投入量产,在当前硅料价格下预计可降低硅成本0.04元/W。
HJT电池转换效率每提升1%,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增加组件溢价空间0.05-0.15元/W不等,且对组件整体功率的提升亦可摊薄组件环节的单位制造成本。结合电池非硅成本、硅成本以及效率提升对组件端成本降低的促进,预计HJT组件端整体成本有望在2022年底至2023H1贴近PERC组件,从而降低应用HJT组件的光伏电站的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进一步扩大终端电站业主的接受面并逐步进入大规模替代周期。
HJT电池转换效率迭创新高,产业化快速推进,成本下降路径清晰可行,性价比拐点到来后预计将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建议优先布局HJT电池生产设备环节与在低温银浆国产化方面进度领先的企业,同时建议关注在电池新技术方面宽口径储备的龙头企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午后异动】天花板在哪?HJT电池“叕”创新高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