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底信号初现:老龙头股资金逆势回流
上午收盘,市场呈现”指数普跌+个股普跌”的双杀局面,逾4700只个股飘绿,仅599家翻红,量能方面两市半日成交7738亿元,较前日放量548亿元,显示多空分歧加剧。
午后,算力租赁、华为昇腾、华为盘古等方向资金回流显著,宏景科技、赛意信息20%涨停,杭钢股份10%封死涨停,并行科技等跟涨。此外,汽车零部件等板块跟涨,潍柴重机涨停、襄阳抽承翻红、南方精工打开跌停板。
从历史数据看,老龙头股的资金回流通常领先于市场反弹。以2024年4月为例,当资金单日净买入224亿元创历史新高时,正是AI算力龙头寒武纪、机器人龙头埃夫特等品种率先企稳,随后带动指数展开为期两个月的修复行情。类似场景也曾出现在2021年5月、2020年7月等关键时点,显示出市场主力资金对高辨识度标的的偏好。
二、驱动逻辑:政策与估值的双重共振
1.政策托底预期升温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活跃资本市场”纳入重点工作,监管层密集出台限售股出借限制、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以消费贷为例,国有大行消费贷利率已普遍降至2.8%以下,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市场流动性预期。
2.估值性价比凸显
经过深度调整,A股科技龙头股估值已回落至历史低位。以创业板指为例,当前PE(TTM)为25倍,处于近五年10%分位,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龙头股股息率突破3%,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值达2倍标准差,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3.产业周期见底信号
部分行业已出现供需拐点。例如,碳酸锂价格从61万元/吨回落至7.4万元/吨后,国内70%锂矿产能面临亏损,行业整合加速。这种供给端出清往往催生龙头股的估值修复,2024年9月锂电板块的集体反弹即源于此。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升温。瑞银证券分析指出,A股科技龙头调整后估值已回落至历史低位,在全球资产荒背景下,中国权益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三、机构观点:短期调整不改中期修复逻辑
中金公司指出,市场估值已隐含过度悲观预期,后续政策密集出台与资金面改善(如宽基ETF净申购、产业资本回购)为中期修复提供支撑。短期调整不改“政策底→市场底→盈利底”的传导逻辑。
国泰君安强调,震荡整固孕育机会,科技主线确立。市场进入“政策底”后的震荡整固期,科技板块调整不新低,全年有望创新高。短期需防范业绩披露与外部风险,中期聚焦产业趋势与盈利改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资本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随着政策协同效应逐步释放,市场内在稳定性将显著增强。投资者需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主线,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成长标的,在市场波动中挖掘结构性机会。可以预见,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资金回流,市场迎信心修复!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