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形机器人概念在 A 股市场中异军突起,成为资金竞相追逐的焦点领域。2 月 20 日,机器人概念股呈现出全面爆发的态势,三丰智能、京北方等多只个股强势涨停。
润建股份表现尤为突出,在 9 个交易日内斩获 6 个涨停板,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今年以来,Choice 机器人概念指数累计涨幅超过 16%。
此次人形机器人概念的持续走热,得益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释放以及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协同推动。
历经市场的持续关注与行业发展,人形机器人行情已逐步从早期的主题投资阶段,向以基本面为支撑的景气投资阶段过渡,板块效应显著增强,投资价值愈发凸显。
一、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的关键一年
从短期市场催化因素来看,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
2 月 14 日,宇树科技官方宣布其机器人算法完成重大升级,升级后的机器人能够呈现出流畅的舞蹈表演,并同步发布了演示视频。
然而,视频发布后,部分网友质疑该视频为 AI 生成。为回应质疑,宇树科技近日再次发布一段人形机器人的舞蹈视频。在新视频中,机器人在镜子前进行舞蹈展示,即便在遭受木棍击打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动作的流畅性与稳定性,充分展示了其先进的技术性能与可靠性。
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公开场合表示:“预计在 2025 年底之前,AI 人形机器人将在技术与应用层面实现量级上的重大突破。若进展顺利,到 2026 年或 2027 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服务业、工业等基础应用场景中实现大规模推广。不过,家用领域的普及可能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家用场景对机器人的安全性要求极高,这需要相关技术进一步成熟完善。”
从产业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密集的利好催化。
众多科技企业与资本纷纷入局,加速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样品向商业化量产的进程。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快速迭代,也促进了产业链的完善与成熟,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市场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2025年机器人供应链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开源证券表示,2025 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行业领军企业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在产品定型与量产筹备方面正稳步推进,距离市场投放日益临近。
在供应链层面,一旦供应商成功进入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其合作稳定性较高,被替换的可能性较小,有望深度受益于产业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红利。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多个关键环节,包括上游的零部件制造、中游的人形机器人本体组装以及下游的终端应用场景拓展。
1、当前,A 股市场对机器人产业链中的精密零部件领域关注度极高,如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灵巧手等细分环节成为投资热点。
从零部件技术壁垒角度分析,滚柱丝杠的制造技术难度最高,其次为传感器、谐波减速器和空心杯电机。
国金证券指出,丝杠制造不仅技术难度大,且属于重资产、劳动密集型产业环节,短期内实现大规模产能扩张存在较大挑战。目前,国内已建成的丝杠产能尚无法满足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庞大需求,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2、在软件层面,机器人的软件算法策略可分为 “大脑” 和 “小脑” 两大部分。
“大脑” 主要负责感知外部环境信息,并模拟人类的思维决策过程,实现对机器人行动的宏观规划;“小脑” 则专注于模仿生物复杂的运动控制机制,通过一系列算法和硬件设备,如传感器融合模块、动力学模型和控制器等,实现对人形机器人全身上下数十个自由度的精确运动控制,确保机器人能够完成各种复杂动作。
随着国内 AI 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 AI 大模型强大的训练提速优势,机器人大脑的智能化水平有望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三、外资机构关注机器人产业前景,多家上市公司提前布局
摩根基金、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资机构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其未来市场潜力表示看好。在此背景下,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已提前布局机器人领域,积极抢占市场先机。
1、奥比中光认为,伴随众多行业巨头相继涌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产业升级趋势明显。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快速发展。公司的3D视觉感知产品作为人形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链路中的重要一环,有望持续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浪潮。
2、机器人视觉公司奥普特表示,与外资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对国内客户需求及市场更为了解,能够提供灵活化及定制化的服务。由此,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供货周期短,且成本优势明显,市场份额有望逐年增长。
3、洲明科技表示,公司计划将原本静态的“屏形机器人”升级为具备移动和智能交互功能的人形机器人,以适应AI陪伴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公司目前已对相关硬件和内容进行了技术储备,产品将结合现有AI全息产品市场表现逐步推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紧盯!2025人形机器人爆发元年!多家公司提前布局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